2020年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席卷全球,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到2020年下半年,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得到了控制,人们的生活也重新走上正轨,但疫情的阴云却一直笼罩在人们头上。有些人焦虑不安,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生活。那么,疫情之后,我们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?
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,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接受考验。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,很多人选择待在家中学习、办公,即便偶尔出门,也都做好了防护措施。在此期间,每个人都是战士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疫病战斗。
2020年下半年,虽然疫病并没有完全消失,但人们的生活已经基本恢复了平静,工厂复工、学校开课、娱乐场所开业,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。然而,就像雷声过后的余音一样,这场疫情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记,使人常常感到惶恐,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。
一位母亲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个帖子,很快就收到了一大批回复。回帖者大多是母亲,回复的内容中大多有这样一句:“我们家的孩子也这样!”原来,这是一个求助帖。这位母亲有一个11岁的儿子,马上就要升入六年级。疫情期间,孩子在家里上网课,却总是心不在焉,写作业的态度也很敷衍。谈到疫情,孩子的态度很悲观,甚至认为自己今年都无法回学校上学。前几天,学校发布了复课的通知,谁知孩子不仅不兴奋,反而说“上学有什么意思”“不太想去上学”。这位母亲严格地训斥过孩子,可孩子依旧我行我素。母亲焦急万分,只能上网求助。
“我也天天盯着孩子,整天着急上火,但孩子好像更加讨厌上学了。”“我的孩子天天闷在房间里,什么都不愿意做,只会发呆,我担心他复课之后学习一落千丈。”回帖者纷纷倾诉自家的烦恼,求助帖变成了抱怨贴。虽然回帖的人有很多,但没有人能提供一个实用的办法。
疫情过后,看似一切都走上了正轨,但很多人却表示自己无法走出来。有些人是因为被疫病夺走了家人、朋友,心中的伤痛难以在短时间内痊愈;有些人是因为曾经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被封闭隔离,如今心中偶尔还会出现惶恐和不安全感;有些人是因为生活的节奏被疫情打乱,如失业、停课,一时间难以走入正常生活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,重新将精力投入日常生活中呢?
接受自己的情绪,不要操之过急
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御的本能。当我们遇到一件坏事的时候,会下意识地远离或希望这件事早点淡出自己的生活。因此,在疫情期间,人们格外想念原来那些普通又充满生机的日子;疫情渐渐平息时,人们迫不及待地让自己回归正轨,却忽视了抚慰自己受伤的心。
比如,前文案例中的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回到认真学习的状态中,却没有给孩子适应和改变的时间。她的焦虑传给了孩子,孩子因此更加抗拒上学。实际上,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期盼,背后隐藏着她自己“让一切都回到正轨”的愿望。
想要回到正常的生活中,我们就不要忽视自己的负面情绪,而应该接纳它,看到隐藏在情绪背后的脆弱、不安的自己。我们可以通过与信任的人聊天、写日记、运动等方式疏解心中的压力,告诉自己:在疫情中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;多给自己一点时间,让自己慢慢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。
比如,案例中的母亲可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,询问孩子不想去上学的原因。如果孩子告之原因,母亲需要予以引导;如果孩子不愿意说,母亲也不要追问,而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。陪伴孩子,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,让孩子在轻松、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慢慢改变,比强迫孩子改变更有效。
学会和往日告别
对于那些因疫病而失去亲人、朋友的人来说,让一切回到正轨是那么的困难,因为故人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他们眼前,让他们的心隐隐作痛。虽然很痛苦,但我们需要学会告别,带着逝者的祝福往前走。
我们可以举行一个小型的告别仪式,在仪式上诉说对逝者的怀念和不舍,将自己的悲伤全都发泄出来。我们还可以寻求外界的帮助,如像朋友倾诉烦恼和痛苦,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等。如果一直无法从痛苦中走出来,可以去看心理医生,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治愈伤痛。
重新找到安全感和力量感
有些人说,这场疫情让人发现人类之渺小、脆弱,尤其是那些与死神擦肩而过、被长时间隔离的人。如何走出疫情的阴云?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目标,并列出每日计划,这样既能让自己看到新的希望,又能让自己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。我们还可以多和朋友交流、沟通,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转移注意力,重新获得安全感。
此外,我们还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,如去帮助小动物的组织当义工、当志愿者协助居委会完成疫情后期的各项工作等。这样能让我们重新获得力量感,发现人类虽然渺小,但力量不容小觑。(本文节选自《暖暖的心流》)
《暖暖的心流》
ISBN:978-7-5166-5384-5
刘尚军 著
新华出版社 2020年10月
定价:55.00元
原文转自:新华出版社